10月7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健教授应邀在齐云楼君才报告厅为必威作题为“寻求对等中西政法概念的历史考察:以16-19世纪为重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必威刘光华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王健教授结合近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大背景,勾勒了兰大法学的历史脉络,并向师生普及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背景知识。他谈到,中西方文化交流从张骞入西域就已经开始,其历史较为悠久。唐朝时期景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明朝时基督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伴随伦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将基督教传入中国,他们突破中文词语的固有含义,将西学知识用儒家概念进行格式化,促进了西学知识在中国产生和传播。但最后由于中西的礼仪之争,基督教的传播在中国一度中断,在清代“禁教”政策的大背景下,原本包容开放的中西方交流逐步失衡。
随后,他从耶稣会传教士与西方法学的早期传入、马礼逊的字典和丁韪良的《万国公法》、日本化的西方文化知识的传入三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详细介绍了对近代中西方法律文化交流中对等政法概念的历史考察,并以right与“权”“权利”之间的对译为例,生动阐释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通过打通汉字和英文的文化任督二脉,来丰富汉语政法语汇的固有含义。
讲座末尾,王健教授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法科学生视野要宽阔,学会从多元化视角看待问题,以法律史为例,要突破近代史思维框架的传统思维,学会从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再到世界的中国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讲座结束后,刘光华教授代表师生对王健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希望必威学子可以通过聆听本次讲座对16-19世纪中西方法律文化交流和中西对等政法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为同学们今后在此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供稿:刘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