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必威李启成教授应邀为必威做题为“学术研究之门径—以法史学为例”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必威副教授康建胜主持,2020级法律硕士(非法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李启成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读书和研究,前者的大量积累是后者的前提。关于读书,李启成教授认为作为研究生应当更加关注经典,原始资料和理论性著作,并以牟宗三先生研究周易和唐君毅先生对于新儒学的研究为例,解释在读书过程中要从精彩处入手,抱有欣赏而非批判的态度,过度批判则会导致天下无一书可读。其次在读书过程中要注意系统化阅读,立足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书籍,有大量阅读内容的积累才能过做到言之有物,厚积薄发。李启成教授认为儒家和法家的著作是中国古代的法理学,加深对传统文化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文言文基础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法律理论和制度,以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的儒法之争和晚清时期的礼法之争为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解释儒法两大法律理论的区别。在原始材料的阅读上,要注重归纳消化,照搬照抄会出现晦涩难懂的病句,电脑检索目标资料时要关注上下文和整体理解。李启成教授还从自身研究经验出发,推荐同学们在阅读理论性著作时由浅入深,先纪传体在编年体。
李启成教授表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要做到“小题大做”,以法史学为例,初入门不宜进行较难理论研究、中西对比等大课题,以吴经熊先生的“法律三度论”作为理论支撑最好从具体制度、实体法方向切入最能够切近中国传统法或近代法的核心。大做要注重立法司法之间,制度和思想之间,法内和法外之间,古今中西之间的对比,对小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研究。法史学研究在选题时要有现实关怀,写作时以旁观者姿态保持冷静,以通古今之变,明中西之异,究当世之法为目标。
苏轼在士子由中提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足见读书读律法的重要性,讲座最后李启成教授表示没有“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的理论,学术研究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与时俱进。李启成教授引经据典,以古今学者研究实例出发讲解阅读和研究,同学们对于学术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康建胜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同学们就相关问题与李启成教授进行了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图 何兆荣)